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5月15日讯 工业强市战略再传捷报。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山东省制造业中试平台名单,9家平台入选。其中,济南独占4家,入选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所谓“中试”,即“中间阶段的试验”,是指将处在实验室小试阶段的新产品转化为产业化应用的过渡性试验,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济南晶谷研究院获批建设的“山东省集成电路中试平台”是此次入选的山东首批制造业中试平台之一。
据了解,济南晶谷研究院由济南市政府联合山东大学发起成立。记者在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工艺与测试公共平台看到,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一项芯片先进制程的中试试验。
济南晶谷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部部长毕肖勇表示,目前正在研发的这项技术将用于低功耗芯片、可穿戴芯片、微波通讯芯片等领域,这些芯片可以使手机更省电,可以使物联网互联速度更快。现在进行的中试主要是在小批量试生产前进行性能的工艺改进,提升芯片良率,接下来还将继续进行约半年的试验验证。
山东省集成电路中试平台汇集了省内985高校、院所、科技智库,致力于打通集成电路领域科学技术从0到1,从1到100的成果转化难题。
毕肖勇介绍,下一步济南晶谷研究院将借助获批建设“山东省集成电路中试平台”的契机,进一步面向集成电路产业链提供芯片设计、仿真、流片到封装测试全过程的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服务,提供创新成果应用推广服务,促进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的贯通,打造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中试平台,助力济南市、山东省成为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中试平台,一端连着创新,一端连着产业,相当于在实验室和应用场之间“铺路架桥”。
通过中试平台,科研成果可以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从而降低产业化风险,提高成功率,对产业科技创新发挥战略支撑引领作用。
此次济南4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制造业中试平台名单,将广泛服务于全省药品、医疗装备、先进材料和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领域。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未来产业处(科技创新处)负责人张震中表示,下一步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更加体系化 生态化的中试服务网络,支持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技术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催生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来源: